JR∕T 0076.1-2013 支付业务统计指标 第1部分:指标设计与体系框架(金融)

ID

4D64F3DAADBE4AA89FC6C39F3069C4C9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60,A 11,备案号: JR,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076.1—2013,支付业务统计指标,第1 部分:指标设计与体系框架,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payment operations,—Part 1: Indicator design and system framework,2013 - 05 -08 发布 2013 - 05 -08 实施,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JR/T 0076.1—2013,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术语和定义 .. 1,3 支付信息分析过程 .. 1,4 支付指标体系设计 .. 2,5 支付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 3,JR/T 0076.1—2013,II,前 言,JR/T 0076《支付业务统计指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指标设计与体系框架;,——第2部分:支付环境统计指标;,——第3部分:支付服务组织统计指标;,——第4部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统计指标;,——第5部分:支付工具统计指标;,——第6部分:支付系统统计指标;,——第7部分:统计指标编码方法和代码结构,本部分为JR/T 0076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樊爽文、严芳、韩露、袁波、张飞龙、康华一、高鹏飞、余巍、冯峥、陈力楠、,贺亚杰、刘少尘、张红梅、朱烨华、廖新波、韩建国、张艳、姜善才,JR/T 0076.1—2013,1,支付业务统计指标,第1 部分:指标设计与体系框架,1 范围,本部分定义了支付领域的基础概念、支付指标的内涵和支付业务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本部分适用于支付业务统计,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交易 transaction,引发各种货币资金转移,导致债权债务清偿的各类经济活动发生后,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支付服务组,织提交支付指令以完成债权债务清偿,支付服务组织对债务人付款能力等有关信息进行确认的过程,2.2,清算 clearing,与债权人和债务人有关的支付服务组织,按照特定的规则,完成支付指令的交换,并计算出待清偿,债权债务结果的过程,2.3,结算 settlement,将清算过程产生的待清偿债权债务,由支付服务组织将资金或有价证券从债务人的账户划出、划入,债权人账户,从而完成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的最终转移并通知有关各方的过程,2.4,支付体系 payment system,为实现和完成各类支付活动所做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性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安排的有机整体。主要由,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及支付体系的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3 支付信息分析过程,支付信息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复杂多变、包罗万象的支付体系运行中寻找,支付信息要素,确定支付信息统计标准,采集支付数据;第二阶段,对采集的支付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可以利用的支付信息;第三阶段,根据不同的研究与使用目的,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着手,对支付,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支付信息分析成果,JR/T 0076.1—2013,2,4 支付指标体系设计,4.1 总体要求,支付指标是支付指标体系的构成元素,是建立支付指标体系的基础。支付指标是对支付体系运行,轨迹的描述与还原,记录了支付交易的动态过程,是支付活动特征的数量表现。支付指标为支付信息采,集提供了重要依据。要确保支付指标体系的有效,必须准确定义支付指标个体,确立支付指标的要素特,征。每个支付指标都具有特定的统计口径和计量方法。选取支付指标是支付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环节,支付指标体系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或通过支付指标来实现,支付指标的选取必须保证有效性和可靠性,即支付指标必须具有效度和信度。支付指标的效度是指,支付指标的相关含义是否客观反映了支付活动的特征。一个高效度支付指标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反复论证,并伴随人们对支付体系认识能力的提高、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不断调整,支付,指标的有效性是相对和变化的,具有时间特征。支付指标的信度是指支付指标重复观测结果的一致性特,征,即指标能够获取可靠数据的程度。支付指标信度关注的是指标测量的可重复性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4.2 设计目标,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在我国支付指标体系设计中,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总结、概括了我国现有支付指标体系的优缺点,以及深入结合现阶段我国支付体系的发展特点,确定了支付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紧紧围绕提升支付信息利用水平,使我国支付指标体系能够服务于支付结算工,作的现状反映,服务于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服务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服务于支付,领域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宏观经济相关分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4.3 设计原则,支付指标体系设计需要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各种指标进行归类、判别、筛选,最终确立核心支付,指标,建立起成套支付指标。支付指标体系既要体现单项支付业务的特点,又要全面反映支付业务的整,体情况,在我国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可比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重要性原则,4.3.1 可比性原则,在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要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支付指标的口径范围可比,支付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吸收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支付指标体系设计中……

……